找到相关内容56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当代南传佛教大师(一)

    异曲同工之妙。  第五章〈马哈希西亚多〉,马哈希导师以密集内观禅修,系统地教授四念住的修行方法。分为:  一、修学前行──四种护念──念佛(十号功德)、慈念(一切有情)、念身(不净)、死念(提起无常生灭及...3)内观深化,体验涅盘。  马哈希导师之禅风特点在于:没有一定的对象(止观之业处)做为开发定力的前方便;一起步,即对刹那变化的身心现象觉照观察,对每一身心生起的现象“命名称念”。这种命名称念的技巧(...

    杰克·康菲尔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82942091.html
  • 剖析

    。随著禅修的进步,呼吸可能越来越像我们的老师,它的生灭展现了无常的法则。仔细观察的结果,使我们看到生理上成千种不同的面貌,像各式各样的感觉、压力和热气等。我们甚至变得如此清醒,以致能回答马哈希法师在问...

    Jack Kornfield 著 林武瑞 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05353197.html
  • 《南方周末》今日新论:沙门可以不敬王者吗?

    ”的学者如肯·琼斯(KenCones)甚至提出了佛教的社会理论。   缅甸的和尚不一定都拥有一套十分完整的“左翼佛教”的社会理论,而且他们修持的多半是近代南传佛教大师马哈希禅师的内观禅修。在中国佛教徒...

    梁文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73068105.html
  • 内观禅修的探讨

    5. 使念住于身体的各种姿势,保持在当下,我们就是在修戒、定、慧,这就是八圣道或道谛。(页82)[14]   缅甸马哈希法师的内观方法也同样注重对身体动作的觉知,并注意腹部的升降,在《实用内...大使身体弯曲、伸展、坐、起、去或来。(页35)[15] 由此可知,马哈希法师对气息的入出,是以风大的作用作为重点,而不是注意鼻端的入出息。   泰国阿姜达磨多罗的内观法,是在行住坐卧中不断觉知感受...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72043746.html
  • 访问林崇安教授谈学佛历程

    探讨与比较,因此,在1999年出版了「佛法与内观系列」,介绍了毗玛拉兰希法师、孙伦法师、达磨多罗、隆波田、阿姜念、马哈希法师、阿姜查、摩诃布瓦以及帕奥禅师的不同禅修方法,这些南传的禅修方法各有其特色,...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2347804.html
  • 生活禅、动态内观与念佛

    马哈希法师的禅修方式可归入动态内观,各家的技巧虽有不同,都要求将觉性(正念正知)贯穿于行住坐卧当中,并将姿势的变化视为禅修中重要一环。  动态内观与生活禅并无多大的差异,只是前者多出一些具体的禅修训练...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3347823.html
  • 由呼吸觉观身心—切活动现象而通达大道

    有关四念处的  经文译成白话,并汇集南传法师诸多讲  述,编成《四念处》(南投埔里大林静  舍倡印)。另外,还有马哈希法师所著  《四念处内观禅修法》:口北市大乘精  舍倡印),都可供行者参究奉行。玄奘...

    周勋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30965784.html
  • 踏上心灵幽径: 穿越困境的灵性生活指引

    陈荣捷博士启发而学佛。一九六七年毕业后,立刻前往东南亚修习,曾在泰国、缅甸和印度接受佛教僧侣的训练:在阿姜查(Achaan Chah)主持的巴蓬寺出家,也曾在马哈希法师(Mahasi Sayadaw)...

    杰克.康菲尔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13673396.html
  • 心理治疗和禅修的治疗目标:自我呈现的发展阶段

    作者简介   现任美国剑桥医院薛福精神科诊治中心的临床督导和哈佛医学院医学系的督导心理学家。他也是印度那烂陀佛学後研究机构的傅布莱会员,并曾在缅甸内观禅大师马哈希的传承下学习禅修,後任西方洞见禅修...能耐,是南传佛教领袖中尊贵的马哈希大师(1973)所强调的。以专业术语来说,这种能耐被称为「近行定(upacara-samadhi)」,因为它是进入内观禅诸阶段的前提(Vajiranana,1975)...

    杰克.安格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85646396.html
  • 天台哲学底“形上学”诠释与省思

    精神而言,主要是针对现实生命所遭遇的问题与困境而给予相应的阐释与提供解决之道,诚如马哈希大师在阐释佛教有关修证与了悟的问题时,指出:“佛教是一种实用性的宗教,要求人们在生活上实际奉行,而不是门外汉惯于 ...而通往超验的形而  --------------------------------------------------------------------------------  [1] 马哈希...

    尤 惠 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0651883.html